隨著線下春拍季的延期,傳統大拍行紛紛轉向線上,在6月中下旬展開了無聲的競逐。備受業界關注的北京榮寶首屆網絡文物拍賣季正于6月20日至30日期間在線上展開。拍品如何征集而來?老藏家是否為新模式買單?未來線上將占據榮寶拍賣多大的業務比重?面對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范存剛接受了北京商報記者專訪,分享了“老字號”線上“舉槌”的新經驗。
北京商報:請您談談本次“北京榮寶首屆網絡文物拍賣季”推出的初衷?是疫情下的選擇,還是公司發展的需求?
范存剛:2020年新春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給藝術品拍賣行業帶來了嚴峻考驗,受疫情影響傳統線下拍賣模式難以正常進行,文物藝術品拍賣和網絡結合是大勢所趨,布局藝術品網絡拍賣的時機日趨成熟。北京榮寶拍賣自去年年底開始接觸網絡拍賣平臺搭建事項,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們網絡拍賣加速推進。
疫情爆發后,北京榮寶拍賣于2月22日聯合其他平臺推出了“美善不息·全國書畫名家抗擊疫情主題創作慈善拍賣”活動。拍賣籌得善款1061.2萬元,全部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及時為武漢金銀潭醫院和武漢中心醫院施以援助,由此次慈善拍賣拉開了北京榮寶網絡拍賣的帷幕。
6月份各行各業都在逐步復工復產,北京卻遭遇了疫情的反彈。北京榮寶拍賣及時做出了應對措施,整合資源,組織了這一場網絡拍賣季。我們秉承榮寶齋的優良傳統,經過對拍品的嚴格審鑒,匯集中國書畫、文玩雜項、敦煌寫經、古籍善本、茅臺佳釀、影像等600余件拍品分為22個拍賣專場于6月20日起陸續上線,期望為疫情下的拍賣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
北京商報:請您介紹下線上拍品的征集過程,體量及主要特色。
范存剛:“云征集”是我們疫情期間重要的征集手段。在傳統線下征集模式存在著諸多困難的情況下,一方面我們通過藝術家本人、優質客戶和畫廊等渠道遠程征集,以網絡傳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初審拍品,通過物流實現拍品征集的“零接觸”傳遞。另一方面我們完善原有機制,通過網絡拍賣微信小程序拍品征集板塊進行征集,簡單操作的界面,可以方便客戶網傳拍品,由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在后臺初審后及時回復。征集的所有拍品入庫后,全部由榮寶齋藝委會審閱原作,在拍品真偽、品相等方面嚴格把關,力爭將好的作品提供給客戶。
我們將以往線下拍賣經驗與網絡拍賣緊密結合,通過簽訂合同、保險等方式,實現網拍平臺、買賣雙方客戶、物流公司等方面相關事項的推進。
北京商報:目前榮寶拍賣主要是基于微信小程序開展網拍業務嗎,是否還和其他線上平臺有合作?
范存剛:目前北京榮寶拍賣是借助微信小程序來開展網絡拍賣業務,接下來也會關注其他網絡平臺,比如抖音、微拍堂等,甚至淘寶、京東都會有入駐,而且我們將針對各個網絡平臺的特點實行專業化、差異化經營,提供不同品類、價格和層次的拍品。另一方面,我們自己的APP平臺也在緊張有序的研發中,我們要打破傳統線下拍賣的思維困境,結合現有網絡拍賣積攢的經驗,向互聯網思維轉變,搭建一個集網絡拍賣與新媒體多元化發展的綜合性APP。
北京商報:您眼中開展網拍業務的難點以及解決之道?老藏家是否買單,新藏家是否有入局?
范存剛:受疫情影響,藝術品拍賣行業的被迫暫停,激發整個行業對于傳統線下拍賣模式及市場多元化發展的更多思考。同時,與拍賣行業相關的北京市商務局、文物局和行業協會也給予行動上的支持,推動網絡拍賣的進程。近年來,拍賣企業和買家的線上意識也正在逐步形成。
榮寶拍賣的網拍小程序,頁面操作簡單便捷,拓寬了交易的參與途徑,比線下更低的保證金,降低了大眾入行的門檻,為大眾推開了藝術品拍賣的大門。數據顯示,榮寶網絡拍賣以新客戶居多,老客戶也在參與,但持觀望態度的較多,多年線下競拍的消費習慣能否改變還待觀察。
目前網絡拍賣有兩個難點,一個是“云征集”依靠網絡圖片及視頻,看不到藏品實物,增加了審鑒的難度。另一個難點是物流。物流公司致使貨品損壞或遺失,理賠過程繁瑣拖沓,我們增強法律意識,妥善解決物流難題。在運輸的過程中,一旦發現作品丟失或破損,均由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北京榮寶拍賣與物流公司的合作全程保價,確保拍品安全地送達客戶的手中。
北京商報:當下一線拍行紛紛開啟網拍模式,您認為榮寶拍賣的競爭力與差異性體現在哪?
范存剛:藝術拍賣行業在疫情之下紛紛開啟網絡拍賣模式,說明存在藝術品消費的市場需求,行業也需要出路。榮寶齋是老字號藝術品經營企業,多年來與諸多書畫名家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和往來,三百年的文化積淀造就了榮寶齋的文化民族品牌,我們始終以“來源最可靠、自律最嚴格”為經營理念,以拍品文化價值為核心,憑借嚴謹專業的態度精耕細作,嚴格控制拍品的質量與數量,維護北京榮寶拍賣的良好信譽。榮寶拍賣作為大型綜合文化企業的榮寶齋一部分,和榮寶齋出版社、美術館、畫廊、教育等部門進行多方面資源整合,構成一個完整的榮寶齋文化產業鏈。
北京榮寶拍賣全部書畫拍品由榮寶齋藝委會審鑒,通過審鑒的當代書畫拍品還由藝術家本人鑒定。藝術品的價值是由學術及市場的雙重力量推動的,為做到以“學術引導市場”,每年都在線下舉辦的大型系列展覽引發了學術界和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我們將不斷完善、優化網路拍賣程序,并根據客戶偏好分析,精準服務不同收藏愛好的客戶,同時加強拍后的服務體驗。
北京商報:有行業人士指出,線下業務依舊是傳統一線拍行生存的根基,對此您怎么看?網拍及相關線上業務將占據榮寶拍賣多大的業務比重?
范存剛:近年來,大型拍賣企業在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所占份額不斷攀升,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客戶也相對固定。目前看來,網絡拍賣不足以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但是網絡拍賣的趨勢是確定的,買家也在這段時間適應線上拍賣的模式,疫情之后恢復線下拍賣的時候,網絡拍賣會成為藝術品消費和拍賣公司著重發展的方向,線上線下共同發展。
網絡拍賣是未來的藝術品消費領域一個很好的載體,隨著近幾年新潮藝術的興起,既帶動了拍賣板塊熱點輪轉,也帶動藏家群體年輕化。藝術品拍賣專業性強,榮寶拍賣有專業的團隊、優質的資源和廣泛的人脈,加上榮寶齋品牌和文化產業鏈的保障,可以實現多方資源整合,例如由榮寶齋藝委會專家、各個行業專家學者、資深藏家等將電子商務與藝術教育模式相結合,與網絡直播模式相結合,顛覆固有的宣傳模式,增加文化附加值,讓買家對有文化底蘊拍品價格的適應性逐漸提高,來帶動更多的關注和在網絡拍賣平臺上實現高價值的拍品的成交。此次北京榮寶網絡拍賣季上線了22個拍賣專場作品,從專業、品質、特色三個方面都嚴格甄選。榮寶拍賣在一直在探索適合拍賣行業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北京商報記者 胡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