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首份技術市場報告發布 數讀全球純藝術市場
24日,由法國知名藝術機構Artmarket(原Artprice)與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聯合發布的《2019年度藝術市場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通過中外兩大藝術品數據庫的強強聯合,全面展示全球藝術市場最新的交易數據。
2019年全球拍賣總計售出55萬件美術品,總成交額達133億美元。
藝術市場下降了14%,但并沒有萎縮。流拍率穩定保持在38%,整體價格指數僅上漲了0.48%。
全球前500強藝術家平均每人成交120件作品,而全球前100強藝術家每人成交的作品數量是該數字的兩倍。
佳士得拿下拍賣總成交額和總成交量雙料第一拍賣行寶座。其業務目前分布在三大洲的九大城市:紐約(56%)、倫敦(25%)、香港(10%)、巴黎(7%)、上海(1%)、阿姆斯特丹、都柏林、蘇黎世和迪拜共占總成交額的1%。
古典大師市場在中國藝術市場占14%,而在紐約市場只占3%。
2019年中國純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上拍量達到151,490件,成交量為66,106件,同比2018年分別下降了14.08%、 18.41%,成交總額為41.02億美元,同比縮水8.54%。與西方純藝術拍賣市場相比, 2019年,西方市場上拍了73.08萬件,成交量為48.35萬件,成交總額達到92.21億美元,同比縮水16.46%。
全球市場信號:需求旺盛 有彈性
藝術市場繼續擴容: 2019年全球拍賣總計售出55萬件美術品,總成交額達133億美元。拍賣總成交量再創新高。從拍賣總成交額來看,藝術市場下降了14%,但并沒有萎縮。流拍率穩定保持在38%,整體價格指數僅上漲了0.48%。
90%的作品低于1.7萬美元
今年,全球前500強藝術家平均每人成交120件作品,而全球前100強藝術家每人成交的作品數量是該數字的兩倍。畢加索一人在今年就有3,500多件作品的總成交量,由于覆蓋所有價格區間,其市場顯得尤為穩健。如果趙無極(2019年總排名第3)的繪畫作品平均價值在400萬美元左右,則其素描水彩作品的價格在10萬美元上下浮動,而版畫則下降至5,000美元上下。大量作品(今年共成交60幅繪畫、 40幅素描水彩和330幅版畫)的流通促進了趙無極作品的地理擴散和個人市場的穩定:估價的冒險性更低,價格的浮動更加漸進。這并不妨礙長期增長,趙無極的價格指數自2000年以來上漲了1.040%這一點便可以看出。全球實力最強的幾家拍賣行也是作品拍賣成交數量最多的拍賣行。佳士得拿下拍賣總成交額和總成交量雙料第一拍賣行寶座。 5,000萬美元以上的成交結果共有5起,全部在紐約;但也有一半的成交價格不足2萬美元。其業務目前分布在三大洲的九大城市:紐約(56%)、倫敦(25%)、香港(10%)、巴黎(7%)、上海(1%)、阿姆斯特丹、都柏林、蘇黎世和迪拜共占總成交額的1%。
當代藝術拍賣20年翻了20番
按創作時期進行市場細分可突顯藝術市場走勢背后的主要機制;尤其是最遠和最近的創作時期在供求方面存在的基本差異。古典大師市場在中國藝術市場占14%,而在紐約市場只占3%。 2017年,一件超凡作品比如達芬奇的《救世主》(Salvator Mundi)單獨就可以占全球藝術市場成交額的3%,但總體上看,西方市場很難有古典大師的作品拍價超過1,000萬美元。下半年,法國外省憑借幾件偶然發現卻極其珍罕的作品吸引了全球最有實力的收藏家和博物館爭搶?,F代藝術和十九世紀藝術均面臨相同的問題:需求受限,特別是館藏級的作品。每年,大型拍賣行均會推出一兩件畢加索、莫迪里阿尼或莫奈的重量級作品。但就作品供應方面而言,這兩個創作時期的市場很可能已達到極限。
藏家們逐漸把目光轉向那些受到忽視的藝術家作品,比如今年居斯塔夫·卡耶博特就有兩件作品的成交價達2,000萬美元左右。戰后藝術和當代藝術市場尚未完全占到全球藝術市場的40%,但這一天遲早會來。美國市場憑借抽象表現主義和波普藝術代表性人物的佳績而表現亮眼。英國和中國則偏愛當代藝術作品。中國藏家的偏好與西方藏家并無太大差別。中國對古典藝術的濃厚興趣與法國一致,占到拍賣總成交額的15%左右。而中國市場對當代藝術的渴求程度與英國市場不相上下。
中國純藝術拍賣市場縮量質增
書畫板塊成交率穩定
2019年中國純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上拍量達到151,490件,成交量為66,106件,同比2018年分別下降了14.08%、 18.41%,成交總額為41.02億美元,同比縮水8.54%。與西方純藝術拍賣市場相比, 2019年,西方市場上拍了73.08萬件,成交量為48.35萬件,成交總額達到92.21億美元,同比縮水16.46%。
本年度,從量價層面來看,盡管中國純藝術拍賣市場呈持續下行趨勢,但在諸多方面釋放出積極的信號:我們從過去連續八年的成交率變化情況來看, 2019年,中國純藝術拍賣市場成交率為43.64%,比2012年至今的平均成交率高出1.74%,這緣于拍賣市場連續幾年的結構調整、增質減量的策略有效提升了拍品的品質,穩定了市場交易的信心,獲得了更多新藏家的信任,從而降低了流拍率。2019年,中國書畫上拍了140,584件,成交量為59,044件,總成交額達到28.14億美元,流拍率為58%,低于2012年至今中國書畫板塊的平均流拍率59.2%。 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中國書畫板塊的流拍率都較高,尤其是2017年,中國書畫市場流拍率將近達到70%,從2018年開始,該板塊的流拍率則出現大幅下降,這與中國拍賣公司堅持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密切相關,通過增質減量、誠信建設以及向藏家提供金融服務等舉措穩住了該板塊的成交。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先鋒派藝術家
中國現代藝術的代表性人物近十幾年的身價已趕上歐洲同行。憑借極其穩健的國內市場,張大千(1.54億美元)和吳冠中(1.41億美元)兩位大師躋身全球前10強,超過了英美市場的明星級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1.13億美元)和馬克·羅斯科(1.06億美元)。2011年,張大千顛覆了一直被西方藝術家霸占的全球排行榜,以總成交量價值5.5億美元的成績榮登第一,創下該時期的絕對紀錄。但從那之后他的成交數量銳減三分之一,個人拍賣成績明顯下降。這位畢加索眼中同時代最優秀的中國畫家今年排名第五,作品總成交量達511件,攬金1.78億美元。
緊隨張大千其后的是他的同胞吳冠中。他在拍場上的成功表明亞洲藏家對以現代手法創作中國畫的藝術家興趣濃厚。吳冠中創作了一幅創新作品,把國畫傳統和他在法國所接觸到的印象派結合在一起。他的畫作《獅子林》(1988)于2011年在保利拍賣被人以1,80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當時的中國藝術市場正值巔峰。今年該作品被中國嘉德以2,100萬美元售出。這表明該藝術家在全球前10強中的地位牢不可破。
中國先鋒派藝術家的崛起標志還包括常玉,他也是中國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擅長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藝術融合。常玉20歲移居巴黎后便一生定居法國,盡管他的油畫在當時不受待見。后來,這位“中國馬蒂斯”令全世界激動不已。他令人矚目的《五裸女》(1950)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的買家爭搶,最終以3,900萬美元落槌。畫家過世后,常玉的作品大部分從法國流向了中國、香港和臺灣,占其總成交額的99%。 1966年,《五裸女》還在法國,當年拍出這一作品的是德魯奧拍賣行。 1993年,由蘇富比在臺北拍出; 2011年由羅芙奧在香港以1,60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法國收藏家現在難以觸及他的作品,因為亞洲市場把價格抬得越來越高。
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規模不斷增長
再創歷史新高
2019年,中國藝術市場的內、外部環境仍不樂觀。但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依舊延續了2018年的增長勢頭,在穩步發展中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本年度,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共成交7,062件,成交額為12.87億美元,同比上漲3.29%,成交額再創歷史新高。這得益于香港市場的貢獻。 2019年香港地區局勢復雜,由于社會騷亂的影響,致使香港地區本季秋拍總成交額下降7.85%。
但香港地區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卻依然堅挺,共成交2,223件,成交額為8.19億美元,同比上漲9.9%。當代熱門藝術家劉野在2019年的成交,有7件作品闖進了劉野TOP10榜單中,且都在香港市場中成交。反觀中國大陸,本年度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成交額為3.94億美元,同比下降9.42%,與香港市場的拍賣結果進一步拉開了差距。另外,無論是主推的藝術家名單,還是作品的審美趣味上,兩地的選擇都截然不同。香港市場的“國際化”與大陸市場的“本土化”特點,在本年度的二級市場中尤為凸顯。
在二十世紀經典油畫板塊,本年度幾乎被趙無極和常玉兩位藝術家所包攬。此板塊在TOP100榜單中占了25件。其中,趙無極作品上榜17件, 7件超1千萬美元成交;常玉上榜7件, 3件超1千萬美元成交。常玉的《五裸女》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以3,885萬美元成交,不僅創造了常玉的最高拍賣紀錄,還領銜了2019年亞洲拍賣市場,為亞洲第二高價油畫,同時打破了往年以趙無極稱霸亞洲市場的局面。放眼全球藝術市場,趙無極和常玉也仍是佼佼者。
在全球藝術家拍賣成交TOP100榜單中,本年度趙無極以2.38億美元的成交額位列全球第三,緊隨在藝術市場的常勝冠軍巴勃羅·畢加索和克勞德·莫奈之后;常玉以1.09億美元的成交額排在全球第十六位。在當代藝術方面,劉野無疑是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中最暢銷的藝術家。其成交率高達94.11%,成交額位列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排行榜的榜首。
本年度,劉野共上拍51件,成交48件,成交額為4,744.29萬美元,同比增長410.87%,漲幅驚人。劉野作品《煙》,以662.69萬美元在香港蘇富比2019年秋拍中成交,刷新了個人最高紀錄。為何劉野的作品在2019年如此受追捧?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他的作品更大程度的兼顧了學術、市場及流行趣味等元素。最為關鍵的是2019年劉野被國際畫廊卓納所代理,有了國際大畫廊的加持,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助力,致使其價格能夠快速的躥升。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國際大畫廊進駐中國市場,并代理中國當代藝術家,如在2019年春拍中相繼刷新紀錄的賈藹力和郝量也得益于和高古軒畫廊的深度合作。這也加速了亞洲市場國際化的進程步伐。由于中國目前缺乏真正能進入全球當代藝術市場語境的畫廊。所以在短期內,西方超級畫廊遴選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現象還會越來越多。然而,想通過超級畫廊持續帶動其市場的增長,藝術家本身還必須要有過硬的作品和更具學術價值的展覽作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