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構建首個社會組織支持體,聯合打造社會組織支持平臺
大會由市社團辦副主任陳誼同志主持。會上,市社團辦魏朝陽副主任就北京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資源配置情況做詳細介紹。他指出,中心是北京社會創業的新地標,資源配置是中心最大特色,開發了社會組織資源配置服務平臺,運用“互聯網+”優勢,打造了一個永不下班的網站平臺,實現了資源線上線下對接配置。這是全國首個專門為社會組織量身定制的資源配置平臺,使資源能夠發揮最大效益,讓項目能夠盡快落地,是中心最大特色。
隨后,中心分別與資源聯合體、公益導師、“公益拍”聯合體、社會企業聯合體、財務支持伙伴、法律支持伙伴、品牌建設支持伙伴、宣傳推廣支持伙伴、資助型基金會等合作伙伴代表簽約。
北京致誠社會組織矛盾調處與研究中心何國科律師作為中心合作伙伴代表發言。他表示,參加活動的社會組織對中心舉辦的活動評價都非常高,很榮幸成為中心的支持伙伴,一定會一如既往用專業力量支持中心工作開展,切切實實做好北京市社會組織的服務工作。
會上,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主任李濤作為中心運營方代表發言,他表示,發展社會組織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組織自身做大做強,而是更有效地服務社會民生,從這個角度來講,社會組織發展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而在社會問題日趨復雜,民生需求日益多元的時代,任何組織單打獨斗都難以應對社會變化,唯一的出路就是合作。為此,中心將堅持服務社會組織發展的定位,發揮跨界合作的資源整合功能,建立涵蓋政府、市場和社會廣泛參與的支持體系。他呼吁全市社會組織團結協作,充分利用市級支持平臺,展示自我,發揮價值,共享發展,將中心建設成為首都社會組織美好而溫暖的成長家園。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及《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推進全市社會組織自律與誠信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風尚,提升社會公信力。本次大會還啟動了“北京市社會組織誠信建設行”活動,市社團辦龐慶濤副主任對“誠信建設行”活動方案進行說明,北京社會組織信用協會代表李岱松宣讀“北京市社會組織誠信建設行倡議書”。
市社團辦溫慶云主任從中心定位、功能、特點、運營機制、下一步發展思路等幾個方面對中心建設理念思路進行說明,總結了誠信建設行活動的3個特點,提出要抓好兩個落實。溫主任強調,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社會組織誠信建設行活動,是十三五北京市社會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是貫徹落實慈善法和中央兩辦精神的重要舉措。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登記管理機關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社會組織的協同配合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北京社會組織一定會激發出更大的活力,為首都經濟社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市民政局黨委常委、副局長謝延智同志對本次會議情況作了全面總結,對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試運行和誠信建設行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他強調,一是認清形勢,把握大局。民政干部和廣大社會組織要認真學習兩辦《意見》和《慈善法》,進一步認清形勢,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深刻領會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的總體思路、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做好新形勢下審核組織工作的思想共識。二是凝聚共識,形成合力。謝延智副局長認為,本次會議在四個方面形成共識,中心平臺建設是今后實施社會組織建設管理的一個重要抓手,社會組織培育發展需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公益資源配置需要契約化機制管理,誠信體系是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三是精誠合作,務求實效。
2015年,北京協作者受北京市民政局委托,承接北京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建設與運營項目,以社會化運作的方式,承擔北京市民政局轉移的社會組織年檢事務性服務、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和資源配置等事務性、服務性職能,充分發揮集中服務、集聚力量、集成信息等方面的優勢,打造為首都社會組織和社會創業者提供集政策咨詢、創業支持、孵化培育、能力建設、資源配置、黨建指導、交流展示為一體的專業支持平臺。這也是北京市民政局加快政府職能轉移,推進社會組織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
中心自2015年7月開始建設,2016年2月開展試服務以來,在完成了場地建設、功能設計和服務規劃等建設工作的同時,為2265家社會組織提供了年檢輔導服務,開展咨詢服務8815次;開展專題培訓15期,為全市488家社會組織提供支持及616位社會組織負責人和業務骨干開展培訓;針對初創期社會組織啟動協作者助力計劃,已開展11期專題培訓,46次小組輔導,個別化督導服務135人次;啟動支持伙伴計劃,已有68家專業組織成為支持伙伴,初步構建了涵蓋法律、財務、信息技術、品牌建設等專業支持在內的支持性服務體系。今天的活動,意味著中心從建設期轉向服務期,下一步中心將重點完善服務管理體系,發揮中心的主渠道作用,將中心建設成為引領全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