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精選的部分紅色照片簡介。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為了逼蔣抗日,發動了“西安事變”。張學良立即向中共中央通報,說他們扣留了蔣介石,并提出八項主張,請中共中央速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救國大事。這時西安古城,籠罩著一派戰爭氣氛,南京政府多數人估計蔣介石沒有生還的希望,親日派躍躍欲試,西安局勢處于一種緊張動蕩之中。在這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周恩來率領的中共代表團從陜北趕到了西安。由于我代表團執行了黨的正確方針,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六項主張:(一)雙方停戰,中央軍撤至潼關以東;(二)改組南京政府,肅清親日派,加入抗戰分子;(三)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四)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共產黨公開活動;(五)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六)與同情抗日的國家合作。經過努力迫使蔣介石接受了六項條件,推動了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這張照片就是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周恩來率領的中共代表團乘飛機返回延安,在延安機場的合影。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這是1928年3月20日,年僅28歲的革命戰士夏明翰大義凜然、英勇就義時創作的就義詩。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陽縣人。1917年,出身豪紳家庭的夏明翰違背祖父心愿報考新式學校。1919年在衡陽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并負責農委工作。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極力主張武裝農民。1927年春,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秘書。6月,調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中共八七會議后,在湖南積極參加組織秋收起義。10月,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1928年初,調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漢口被敵人逮捕。1928年3月20日(農歷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漢漢口余記里被殺。2009年夏明翰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謝覺哉在《夏明翰傳》中評價:“明翰同志品質的優美,永遠是黨員的模范,也永遠是人民的模范”。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干部的學校。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1943年起,校長徐向前,兼任中央處理委員會主任、抗大總學習委員會書記。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1945年8月,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抗大也完成了偉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抗大從1936年創立到1945年結束的九年辦學期間,總校共培訓了8期干部,創辦了12所分校、5所陸軍中學和1所附設中學。共培養抗日干部10萬多名。為奪取抗日戰爭乃至以后的解放戰爭的勝利,以及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6月18日至6月30日還將推出線上同步展覽,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潘家園拍賣小程序,通過網絡查看藏品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