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對話 | 甘學軍:藝術消費
才是線上交易所要觸及的“云端”
11月9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下,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與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上海對話”高峰論壇在上海拉開帷幕。論壇上,北京拍賣行業協會會長甘學軍先生就藝術品在線交易發展新模式問題表達了三個方面的見解。
一、疫情把所有人都逼上線了
今天我們談到數字化,其實我是傳統拍賣行里最早談線上交易的,也談得最多,也是最熱衷的擁護者。
從十年前也好,二十年前也好,講這個東西可能是一個愿景,但是現在已經是一個切身的實踐者,特別是疫情把我們所有人都逼上線了。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一個純粹的線下藝術品拍賣公司或畫廊了,就像嘉德王輝總說的已經完全融合了。
二、線上交易給我帶來的是革命性的
從十年前“易拍全球”成立,提供線上交易平臺模式到今天的“在藝”,有一個新的方式或者更廣的視野提供線上交易服務平臺,線上交易帶給我們的不光是傳統交易更加便利或者更長遠的延伸,線上交易本身就是比傳統的交易視野或者領域更加寬廣。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線上交易給我們帶來的是革命性的,給傳統藝術品市場主體帶來的,不光是觀念上的變化,而且是模式上的思考,服務上的改進。
三、消費市場才是線上交易的“云端”
在疫情當中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比如說我們組織的“疫起扛”慈善拍賣,這一個嘗試性的慈善網絡拍賣活動卻引發了我們業態的改變,因為最后我們發現,很多善款都不是從傳統客戶中獲取的,很多競買人都是新的人群,而且踴躍程度很高,大家半夜都在那守著拍賣。
一直以來,我們經常談論高端市場,包括剛才所說“上海價格”問題,這都是在高端投資概念的范疇。但我們更應該關注“高端市場”之外,不知道多少倍的“消費市場”,而這才是我們線上交易所要觸及的“深?!被蛘摺霸贫恕?,與其說我們要創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上海價格”,還不如說我們將來要創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上海消費指數”,這可能更加有意義。